> 文章列表 > “坛杏半红猿拣枝”的出处是哪里

“坛杏半红猿拣枝”的出处是哪里

“坛杏半红猿拣枝”的出处是哪里

“坛杏半红猿拣枝”出自宋代叶适的《郭伯山挽词》。

“坛杏半红猿拣枝”全诗

《郭伯山挽词》

宋代 叶适

兄弟穷经各一时,百年义塾尚留炊。

讲灯常照鹤窥坐,坛杏半红猿拣枝。

未奏边功明主惜,将成京秩故人悲。

挽君已老庆先尽,安得埋铭更后垂。

《郭伯山挽词》叶适 翻译、赏析和诗意

《郭伯山挽词》是宋代诗人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兄弟穷经各一时,

百年义塾尚留炊。

讲灯常照鹤窥坐,

坛杏半红猿拣枝。

未奏边功明主惜,

将成京秩故人悲。

挽君已老庆先尽,

安得埋铭更后垂。

诗意:

这首诗词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故人郭伯山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兄弟情谊、百年义塾的情景以及作者和郭伯山的友谊,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诗人感叹光阴荏苒,岁月匆匆,表达了对友谊的惜别之情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对郭伯山的功绩和未能得到明主的赏识表示遗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兄弟情谊和友情的真挚。通过描绘百年义塾的场景,诗人将读书求学的情景与友情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兄弟之间共同经历的回忆。作者运用了一些富有意象的描写,如\"讲灯常照鹤窥坐\"、\"坛杏半红猿拣枝\",给人以生动的想象空间。最后两句\"挽君已老庆先尽,安得埋铭更后垂\"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友情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反映出人生短暂和时光流转的主题。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文字简练,通过诗人对友情和兄弟情谊的表达,展现了对逝去时光和友谊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感情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和时代的触动,呈现了一种思想和情感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