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迟留那得情相与”的出处是哪里

“迟留那得情相与”的出处是哪里

“迟留那得情相与”的出处是哪里

“迟留那得情相与”出自明代王绂的《吴姬留客行》。

“迟留那得情相与”全诗

《吴姬留客行》

明代 王绂

吴姬年少才十六,能抱琵琶唱新曲。

愁连山黛锁青蛾,汗透霞绡湿香玉。

问郎今去宿谁家,郎须听妾弹琵琶。

吴城有酒不肯住,巴姬未必颜如花。

迟留那得情相与,芳心一一弦中语。

空江霜落叫征鸿,孤棹风高响秋雨。

须臾仿佛临三湘,切切哀猿堪断肠。

巫阳云暗楚台晚,故山不见关山长。

弹到胡笳少三拍,郎心欲去何匆迫。

挽郎不住郎过船,满江月色秋潮白。

《吴姬留客行》王绂 翻译、赏析和诗意

《吴姬留客行》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王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吴姬年少才十六,

能抱琵琶唱新曲。

愁连山黛锁青蛾,

汗透霞绡湿香玉。

问郎今去宿谁家,

郎须听妾弹琵琶。

吴城有酒不肯住,

巴姬未必颜如花。

迟留那得情相与,

芳心一一弦中语。

空江霜落叫征鸿,

孤棹风高响秋雨。

须臾仿佛临三湘,

切切哀猿堪断肠。

巫阳云暗楚台晚,

故山不见关山长。

弹到胡笳少三拍,

郎心欲去何匆迫。

挽郎不住郎过船,

满江月色秋潮白。

诗词的中文译文:

吴姬留客行

吴姬年轻只有十六岁,

她能拿起琵琶唱新曲。

愁思连着她的眉峰,她的眼睛锁住青蛾。

她唱得汗湿了细细的纱,湿透了香玉。

她问那位郎君今晚去住在哪家,

郎君必须聆听她弹奏的琵琶。

吴城有酒,但她不愿意停留,

巴姬未必有她那样美丽的容颜。

迟迟地停留,她怎么能得到那份相互的情感,

她的芳心逐一在琵琶的琴弦上述说。

空荡的江上,霜落时唤鸿雁归,

孤寂的小舟在风高处回响着秋雨声音。

片刻之间仿佛置身于三湘的江边,

听着哀怨的猿猴叫声,令人心碎。

巫山的云暗了,楚台的日暮了,

故山的关山却遥遥不见。

她弹着胡笳,少了三拍,

郎君的心意如此急切,又何必匆忙着离去。

她拽住郎君,但郎君已经上了船,

满江的月色,秋天的潮水泛起白色的波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叫吴姬的少女,她只有十六岁,却已经能够娴熟地演奏琵琶并唱出新的曲调。她的愁思如山连着她的眉峰,她的眼睛锁住青蛾。她的琵琶曲动人心弦,她的汗水湿透了细细的纱和香玉。

诗中吴姬问那位郎君今晚去住在哪家,郎君必须聆听她弹奏的琵琶。吴城虽有美酒,但她不愿停留,巴姬未必有她那样美丽的容颜。

诗人通过描写吴姬的琵琶曲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少女的才情和情感之美。她的琵琶曲传达出深情款款的思念之情,使得空荡的江上回荡起秋雨声和征鸿归的呼唤。在诗中,作者以巫山、楚台和故山的景物暗示了离别和思念的主题。

诗中的胡笳少三拍表达了郎君心意匆忙离去的情感,然而吴姬挽留不住郎君,只能望着满江的月色和秋潮白色泛起的波澜。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婉转的语言表达了吴姬少女的情感与离别之痛,展现了明代诗词的特色和韵味。同时,通过琵琶的音乐表达,诗人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唯美而感伤的意境中,唤起了人们对爱与离别的共鸣。